|
【新報】王文彥昨日出席利嘉閣地產周年晚宴時表示,現時本港樓價水平已經偏貴,並存有些少泡沫,他舉例指,2010年的太古城比起1997年時,起碼有三成折舊,但去年屋苑樓價已超越九七水平,反映實質樓價升幅遠超過目前帳面水平。
不過,王文彥稱,在用家及長線投資者支持下,預期今年整體樓價仍可望再升一成之內,至於成交量方面,受去年11月政府推出的「辣招」影響,相信今年二手交投將打七至八折。
另外,早前政府公布推出「置安心」計劃以協助夾心階層上車,又訂下每年兩萬個新單位供應的目標,王氏坦言,在低息環境、熱錢湧港的情況下,相信兩萬伙新供應不足以應付市場實際需要,坦言起碼要3萬伙才足夠。
【蘋果日報】政府打壓樓市炒風,卻難阻澎湃資金湧入,逾億元超級豪宅買賣火熱。本月山頂及南區錄得至少 8宗逾億元成交,涉及金額 25.3億元,超越去年旺市時 22.91億元水平。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奮強認為,本港樓市進入第二個黃金 5年的上升期,未來兩年樓價有機會升逾 40%。星展唯高達研究部主管張一鳴指,除非政府大增土地供應,否則難阻樓價升。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及顧問諮詢部主管盛世民及商業樓宇部資深董事劉偉基均指出,中區甲級商廈呎租今年料升 33%至每呎 140元水平,頂級甲廈可見 200元。不過,長江集團中心隨着有大租客包括德意志銀行、德盛安聯資產管理( Alliance)及顧問公司麥肯錫( McKinsey)相繼遷出,今年將有約 30萬呎樓面騰空,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填補空置樓面,料成市道隱憂。
【星島日報】發展商開行「摩打」趕搭四月「發水樓」尾班車的步伐,屋宇署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上月提交建築圖則申請達一百三十四宗,按月急增逾四成半,為九六年以來新高。當中首次申請就高達一百二十宗;隨去年底入則量急增,令全年申請達六百三十七宗,較○九年多出逾六成,亦創九三年後新高。
據屋宇署昨日公布最新數據,去年十二月共有三個私人住宅項目動工(按屋宇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涉及一千三百零五伙,雖然已較十一月份的六百九十伙大增八成九,然而綜合全年數字,動工私宅數量則只有五千三百多伙,較○九年再減兩成二。
【成報】「天匯」事件交易事宜,立法會議員追問天匯事件的發展。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據資料顯示,截至前日為止,天匯共有5個單位完成交易,售價由9,500萬至1.3億元不等,4個單位簽訂了買賣合約但未完成交易,另有20個單位取消交易,全部屬於首批出售單位。
土地註冊處的紀錄顯示,截至2001年1月25日,天匯上述24個首批單位中,有4個完成交易(即已完成轉讓契約),其餘20個單位取消了交易。此外,土地註冊處的紀錄進一步顯示,在上述24個首批單位以外,還有另一個天匯單位完成交易( 即已完成轉讓契約),及還有4個簽立了買賣合約但尚未顯示完成交易(即未註冊轉讓契約)。
【東方日報】樓市調控的「終極武器」——房產稅市傳即將落地之際,中央再出辣招調控樓市。國務院昨日公布,為了鞏固及擴大調控成果,推出八項新措施,其中除包括再度調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不低於60%,以及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外,更首次要求各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經濟、人均收入及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當地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須於第一季度內向社會公布。
資深投資者湯君明剛伺機沽出跑馬地奕蔭街地下10號的3號舖,涉資約3,200萬元,約二十年帳面獲利約3,000萬元。
【明報】本報揭發麗新發展(0488)深水翠峰28,去年1月有兩名高層於無公布的情下,以高價購入首批售出3伙其中2伙,並於近日同日撻訂,有議員懷疑屬虛假交易。麗新公關昨天回應指出,確認2人為其麗新員工,但強調兩人非公司董事,沒有公布的做法符合所有法例,絕無虛假成分,而兩人因私人理由購樓及撻訂,公司會就此正式發出聲明。立法會議員認為麗新解釋未解公眾疑慮,已要求政府繼續跟進,稍後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事件,認為有需要時警方應該介入調查。
【文匯報】二手樓價去歲直線上升,連新界細價樓造價紛紛挑戰甚至超越九七頂峰,令不少於當年入市的業主可以脫離苦海,轉售持有多年的「蟹貨」並獲利離場。根據利嘉閣最新資料所得,去年全港共有1,594宗「九七賺錢貨」(即在97年樓市高峰期登記購入,並一直持有至去年登記轉售獲利的私人住宅)買賣登記,涉及金額約71.48億元,兩項數字不僅09年分別增加1.82倍及1.56倍外,並同時創下本部自04年起開展有關統計以來的年度新高。
代理消息指,太古城美菊閣高層B室,面積1,137平方呎,3房套房間隔,享優質全海景緻,連約成交價1,350萬元,呎價11,873元。成交價創97年後新高,同類單位於97年成交價為1,320萬。該單位現時每月租金33,800元,回報率達3厘。原業主於1997年以1,270萬元購入,獲利80萬元,單位升值約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