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地產新聞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4月13日
【信報】謂,新居屋收7.9萬申請,38人爭一伙。香港房屋委員會新一期居屋昨天傍晚7時截止申請,鑑於樓價屢創新高,以市值七折發售的居屋吸引大批市民申請。房委會公布,截至昨午5時的初步數字顯示,位於樂富的房委會客務中心累收7.9萬份申請表,以今期居屋提供約2093伙計算,最少超額認購36.7倍,平均約38人爭一伙;若以各輪居屋截止當日的初步數字作比較,更是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反應最佳的一期。

【明報】指,王震宇:港府應跨部門形式增供應,倡加快農地棕地工廈轉用途。港府本周二宣布修訂辣招,自昨天起首置客在「一約多伙」下每個單位均須繳付15%新稅率,預料對近月熾熱的樓市有降溫作用,惟專家普遍認為,本港樓價於2003年第二季以來大漲小回勁升4倍,供應不足是癥結所在,增加住宅供應才是治本。Bricks&Mortar主席兼總裁王震宇接受訪問時建議,港府應成立跨部門領導小組統籌全局,推出限時折扣優惠,促使目前持有農地、棕地及工廈的私人業主,加快為有關土地補地價改成住宅用途,短期大幅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應市。

【東方日報】指,後知後覺堵漏洞,辣招終究不治本。政府為堵新盤銷售漏洞,周三起對「一約多伙」買家徵收樓價百分之十五從價印花稅,算是遲來的撥亂反正,但對於壓抑樓價飆升,協助首置客上車的作用不大。事實上,當局從需求管理着手解決樓市問題的效用正在遞減,「辣招」終究不治本,必須設法加快新供應,才能解決住屋難的問題。

【蘋果日報】稱,該對亢奮樓市多潑點冷水。運房局局長張炳良先生說,政府一直有注意一契多伙的情況,並不是在看到傳媒報道後才後知後覺。他強調,以往類似的成交比例較低,只佔整體樓市成交3.5%左右,所以一直沒有出手。自去年底開始一契多伙合約明顯上升,到到現時佔4.7%以上,政府便立即出手遏止,所以不能說後知後覺。

【晴報】報導,90後為儲首期買居屋,轉工捱地盤,近8萬申請,超額37倍。樓價癲升,居屋成上車唯一希望。新一期居屋昨截止申請,不少人趕尾班車遞交申請表,有慈父慈母明言私樓超乎常人負擔能力,願為子女代付首期築安樂窩;亦有90後為儲首期轉做地盤工,月儲1.5萬元,盼能上車組織小家庭。

【星島日報】指,滙豐再降按揭門檻,借150萬,享H+1.28厘。樓市氣氛繼續熾熱,各大行「爭崩頭」出招吸客。H+1.28厘的按息才剛剛普遍,各大行又大幅調低門檻搶生意。消息指,滙豐銀行昨日再次放寬按息門檻,H+1.28厘的貸款額門檻由700萬元下調至150萬元,但現金回贈就只得1.4%。客戶如要享1.6%現金回贈,門檻則為300萬元。中銀亦將貸款金額門檻撤銷,即借100萬亦可享H+1.28厘,暫為全港門檻最低的銀行。

【文匯報】報導,商場「劏舖」10業主,告發展商售舖搵笨。北角城市花園商場「城市金庫」10名「劏舖」業主齊入稟高院,控告商場發展商、及物業代理公司銷售時作出失實陳述,包括聲稱藝人歌手麥浚龍(Juno)等會現身推廣、聲稱有大型化妝品公司已大手筆買入20個舖位,並有銀行提供按揭等。10名業主要求法庭頒令取消買賣合約,並要求發展商和物業代理賠償。